—— 就医指南 ——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就医指南

夏季心血管疾病中医养生 食疗茶饮供您选

发布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-03-14 17:11 阅读次数:0

夏季心血管疾病中医养生 食疗茶饮供您选

2017-05-19 

夏季心血管疾病中医养生 食疗茶饮供您选


——

FOREST

SUMMER

  夏季是四时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,气候炎热,阳气外发,伏阴在内,气血运行旺盛。夏季肌肤感受到炎热,血液循环加快,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症状加重。《内经》提倡“春养生、夏养长”、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原则。《素问》曰:“心者,生之本,为阳中之太阳,通于夏气。”说明心对应的是夏季,夏季养生应以养心为主。根据内经理论,提出夏季养生、食疗方及代茶饮可以协助调护心血管疾病患者稳定病情,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
 夏 季 养 生

养/生/要/点

  夏季日照时间长,阳光炽烈,人多心浮气躁,且“因于暑,汗多”(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),“壮火食气”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而易疲乏,夜间睡眠时间短而睡眠时间相对不足,加之暑热伤津、汗多损液、饮食不周等,故有夏日难熬、炎暑难过之说。

  夏季可分成三个阶段,即孟夏、仲夏、季夏。如果按公历,大概孟夏是5月,仲夏是6月,季夏是7月。5月5日,立夏。从立夏之后所进入的夏三月,谓之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初夏开始调畅情志,劳逸结合,及时补充营养物质,才是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,才能安然地度过夏天。初夏宜食用荷叶粥、绿豆汤、红小豆粥、薄荷粥、银耳粥、葛根粥。6月21日,夏至。此时正是仲夏之时,阳盛于外,五脏六腑对气血的需求最旺,因此应注意补养气血,以备脏腑濡养之需。仲夏宜食用荞麦、玉米、红薯、豆类、菠菜、芹菜、土豆、山药等。季夏是夏秋交际之时,对应的节气为大暑。此时阳气逐渐消退,因此应当顾护阳气,为即将到来的秋季做好准备。季夏宜食用龙眼肉粥、红枣粥、西洋参茶。

 对于心脏疾病的患者,在夏季养生应注意以下四点:

01
适量饮水,养心宁神,调息时间,饮食健康。

  首先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,但不可一次饮水过多,以免引起心脏负担加重。

02

注意减慢生活节奏,调控情绪,使心率平缓,心脏得以休息。


03
《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提出的夏季应“夏三月……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

  古人随日落而息,而夏季白昼较长,日落较晚,即提示人们在夏季要随着提早的日出时间而提早起床,随着日落的推迟而推迟,以顺应阳气的充盈和阴气的不足。午后炎热之时,不宜外出,可适当午睡,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炎夏时坚持午睡,能减少胸痹心痛的发生。

04
在饮食起居方面,注意饮食的清淡,以清暑益气生津为原则。



    食  疗  方  
生脉蒸鸡

食材及料理方法:太子参20g,麦冬15,炙五味子10g,鸡一只,置锅中加汤蒸熟。

每周1-2次。

适用于冠心病、高血压病、心律失常、瓣膜置换术后等属于气阴两虚证的患者。

症见:心慌,气短,疲乏,心胸隐痛,舌质淡红,舌体胖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细。


黄芪丹参食疗汤

食材及料理方法:生黄芪30g,丹参30g,瘦猪肉100g,置锅中加汤煮煎成100ml。

分2次温服,每周1-2次。

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、瓣膜病术后、冠脉搭桥术后属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。

症见:神疲乏力,胸闷,气短,心悸,声低,舌淡紫,苔薄白,脉涩。


    代  茶  饮  
橘皮健脾饮

橘皮健脾饮:橘皮10g,荷叶6g,焦山楂10g,生麦芽10g,沸水冲泡,代茶饮服。

适用于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高脂血症等属于湿热内蕴证的患者

症见:形体肥胖,头昏,脘痞胀满,纳呆,倦怠疲乏,舌胖,苔白腻,脉弦滑。

合欢安神茶

合欢花10g,生山楂10g,丹参10g,沸水冲泡,代茶饮服。

适用于高脂血症、冠心病等属于痰瘀交阻证的患者

症见:面色晦暗,心烦,失眠,健忘,善叹息,胸胁胀满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细涩。


决明子菊花茶

决明子30g,菊花6g,枸杞子10g,熟地10g,沸水冲泡,代茶饮服。

适用于高血压病、高脂血症、心律失常等属于肝肾阴虚证的患者

症见:头晕目眩,口苦耳鸣,腰膝酸软,失眠健忘,形神萎靡,舌淡红,少苔,脉沉细。


黄芪景天茶


生黄芪15g,红景天6g,沙参6g,赤芍10g,沸水冲泡,代茶饮服。

适用于冠心病(PCI术后、CABG术后)、慢性心力衰竭等属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

症见:神疲乏力,心胸隐痛,心悸气短,声息低微,面色紫暗,舌淡紫,苔薄白,脉弱而涩。


玉竹参枣饮


玉竹10g,大枣10g,丹参10g,石斛10g,沸水冲泡,代茶饮服。

适用于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高血压病等属于阴虚夹瘀证的患者

症见:心胸隐痛,心悸气短,舌质淡红,或有瘀斑,苔薄白,脉细涩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