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 2020-04-17 16:28; 阅读次数:13
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社会问题,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,而≥80岁的高龄人群
中,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%,是罹患卒中、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。
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,其临床特点与治疗也与一般人群大相径庭。
part.1 老年高血压有什么病理生理特点?
动脉硬化、血管弹性降低,收缩压升高、舒张压降低
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,血压调节功能受损,出现血压变异性增大
左心室收缩末压升高,心脏负荷增加,心房扩大,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
肾脏方面,增龄相关的肾脏结构改变导致细胞外容量增加和水钠潴留,同时,长期的高血压影响肾灌注加剧肾功能的减退
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或脑血管的氧化应激损伤,继发大脑结构和功能损伤,还可导致脑白质变性
part.2如何诊断老年高血压?
诊断标准:年龄≥65岁,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≥140 mmHg和(或)舒张压≥90
mmHg。 若收缩压≥140 mmHg,舒张压<90 mmHg,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,若患者年龄
≥80岁,定义为高龄高血压。
part.3老年高血压有什么临床特点
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
脉压增大
血压波动大
合并体位性血压变异(直立性低血压和卧位高血压)
餐后低血压
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:表现为非杓型或超杓型,甚至为反杓型
清晨高血压增多
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增多
多种疾病并存:常与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脑血管疾病、肾功能不全、糖尿病等并存,治疗难度增加
part.4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哪些原则?
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,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。 65~79岁
的老年人,第一步应降至<150/90 mmHg;如能耐受,大多数患者治疗的目标为
<140/90 mmHg。
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,应降至<150/90 mmHg。
如患者收缩压<130 mmHg,但耐受良好,可继续治疗而不必回调血压。
part.5如何使用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?
推荐利尿剂、CCB、ACEI或ARB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,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增加至最优剂量:
part.6特殊情况下的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?
降压治疗应以避免脑缺血症状为原则,避免降压过度,适当放宽血压目标值。对于共病和衰弱患者应综合评估后,确定个体化血压起始治疗水平和治疗目标值。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伴卧位高血压患者,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,避免直立位血压过低而致跌倒。
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、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临床疾病情况,可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: